找到相关内容136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出家人,也是人之四:榜样.偶像

    一样呀,那我也要做佛!”母亲惊赫得连叫“罪过,罪过!”后来这小孩翻看佛书:“噢,人要经过精勤修习才做得了佛”。于是出家,各方参礼,把佛陀当做修行的榜样,“上下罗浮,往来三峡间”,最后终成一代祖师。 ...

    刚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65141264.html
  • 讲院学堂通规

    作何务。一人不学余人亦□。是行灭法之筹。岂非破僧之犯乎。今忆先师之遗诫。励护法之微诚。且示二时之学仪。将劝造次之精勤。请依式遵行。敢勿令违失。云尔。  贞治六年八月十一日  西山住持老比丘(仁)记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33542930.html
  • 药师如来法门略录

    灵感事迹甚多如旧录所载,今且举近事一则如下: 泉州承天寺觉圆法师,于未出家时体弱多病,既出家后两年之内病苦缠绵诸事不顺。后得闻药师如来法门,遂专心诵经持名忏悔,精勤不懈,迄至于今,身体康健...

    弘一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4743226.html
  • 三世佛语合而为一——文殊童子欢喜笑音

    趋向三菩提,何时皆当珍惜之。   贤善行为有二种:永断害他及根本,   主要精勤求自利,即是声缘之行为;   唯一成办利他事,六波罗蜜四摄法,   恒时不舍而行持,即是菩萨佛...

    晋美彭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4245262.html
  • 玄奘弟子中异流人物圆测

   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(645年),玄奘西天取经,载着盛名,回到长安,一时纷纷归依、向他学法的人很多。内有一人,就是后来成为玄奘弟子中既出类拔萃、又被视为异流人物的圆测。高宗显庆三年(658年),玄奘移住新建的西明寺,奉敕挑选五十名弟子和他同住,圆测被选,获得了进一步亲近师长、精勤道法的机会。高宗麟德元年(664年),玄奘在玉华宫入灭,从此圆测挑起了西明寺住持的职务,继续弘传玄奘唯识教义人,人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2545373.html
  • 名与日月悬 义与天壤俦——悼念茗山长老

    处境处之泰然。可贵的是仍然坚持学修,素食独身,保持清净戒体,精勤念佛。“红卫兵”能蛮横地夺走、焚毁他珍藏的佛学典籍,但无法消除他记忆中数十寒暑伴随青灯黄卷,早已博览贯通、思之烂熟的经、律、论三藏义理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0350723.html
  • 精进向上与随缘不二

      随缘二字随处可见,口语中,文章中,精品店里的条幅中,皆司空见惯。试问:随缘何意?随缘乃佛家语,缘即原因和条件,随缘即随顺因缘,顺应根机。换言之,即好坏随缘,得失随缘,不怨天、不尤人,荣辱毁誉泰然处之,坦然自如。为什么要随缘?因为好坏得失、荣辱毁誉皆过去宿因所感,皆是自己的思想言行所招,缘尽还无。故当自作自受。何谓精进?精进亦佛家语,即精勤努力,修善断恶不断上进。为什么要精进?因为精进有诸多...

    香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53354006.html
  • 禅之实践

    艰难或卑微,他们绝不回避。他们信奉“劳动神圣”的百丈禅师的千古箴言。他们在行、住、坐、卧四威仪中保持精勤不懈的精神。他们不是无所事事的懒散之人,就象所谓的“流浪僧”。  我们在这种禅宗劳动神圣的精神中...

    道 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82054145.html
  • 菩提道次第简述

    离心;进而研求三界生死的起因,是一切烦恼和有漏业,发起断除的决心;真正认识戒定慧三学是断烦恼的惟一方法,精勤修学,由此才能出离三界生死。若自己还不能厌生死苦,如何能发心度脱一切众生?若自己还不能出三界...

    法尊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61755523.html
  • 八念修法

    若能尽一切善修,亦能消除世间三界生死一切障难也。”   又、大人之八念也,佛为阿那律说“大人”之八念法:一道从无欲,非有欲得。二道从知足,非无厌得。三道从远离,非聚会得。四道从精勤,非懈怠得。五道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82555862.html